1、打滑特征:
判斷打滑較好的辦法是觀察軋輥速度與機架出口帶鋼的速度差。當軋輥線速度大于出口速度時我們認定為軋機打滑。
1)通常打滑問題發生在軋件較厚壓下量較大、對潤滑要求不高時,通常第2、3道次較多。第1道次由于冷軋原料的表面粗糙度較大、軋制速度較低且入口張力小,因此較2、3道次不容易出現打滑。
2)打滑嚴重影響軋輥的使用周期。
3)軋機異常震動,本質是軋制張力的不穩定帶鋼和機架發生的高頻抖動
2、打滑問題的影響因子
1)軋輥粗糙度:軋輥粗糙度主要影響軋件和軋輥間摩擦系數,隨著軋輥粗擦度降低摩擦系數減小,摩擦系數減小變形區中性面會向軋制出口方向移動,當移動到脫離變形區此時軋輥速度會大于出口帶鋼速度發生打滑。
2)軋制速度:隨著軋制速度的增加,軋制液在軋輥和帶鋼之間形成的油膜越厚,摩擦系數越小,同理越容易發生打滑
3)潤滑狀態:潤滑狀態包含軋制液的品種、濃度、溫度等。通常同種軋制液的濃度越高變形區油量越多摩擦系數越小;溫度越高油水分離越快變形區油膜越容易形成摩擦系數越小。
4)軋制規程:a壓下量:根據彈塑性力學理論,壓下量較大時咬入角越大,軋制力在在軋制方向的反方向上的作用力越大,軋件和軋輥越容易發生相對滑動。b、張力:后張力與軋制力提供的摩擦力相反,故后張力越大越容易發生相對滑動從而打滑。同理前張越小越容易發生打滑
|